跳到主要內容

小組合作:有效地使用合作學習小組

作者Cynthia J. Brame和Rachel Biel

打印版本

引用本指南:Brame, C.J. & Biel, R.(2015)。建立和推動小組工作:
有效使用合作學習小組。beplay登录网址手机端範德比爾特大學教學中心。beplay体育官方下载ios檢索[今天日期]從//www.cscnaha.com/guides-sub-pages/setting-up-and-facilitating-group-work-using-cooperative-learning-groups-effectively/。

許多來自大學各個學科的教師使用小組合作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無論目的是增加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建立特定的可轉移技能,還是兩者的某種結合,教師通常會轉向小組工作,以利用點對點教學的好處。這種類型的小組工作被正式稱為合作學習,並被定義為教學使用小組,以促進學生一起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自己和彼此的學習(Johnson等人,2008)。

合作學習的特點是積極的相互依賴,學生認為個人的表現越好,整個群體的表現就越好(Johnson等人,2014)。它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但往往涉及到具體的教師幹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互動和學習。它具有無限的適應性,適用於小班和大班,並可以跨學科,是大學教師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

它會是什麼樣子呢?

非正式合作學習小組
在非正式的合作學習中,由兩到四名學生組成的小型、臨時、特別的小組在一個課堂上進行短暫的合作,通常最多一節課,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或回答問題。

組織非正式小組工作的其他例子

Think-pair-share

老師問了一個討論問題。學生們被要求先思考或寫下問題的答案,然後再找同伴討論他們的回答。然後小組與全班分享他們的回答。

同伴教學

這種對think-pair-share的修改涉及到個人回應設備(例如點擊器)。發布的問題通常是基於概念的多項選擇題。學生們先思考自己的答案,然後投票決定答案,然後再去找鄰居討論。學生可以在討論後修改自己的答案,而“分享”則是由教師展示學生的回答曲線圖,並以此作為大課堂討論的刺激。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於大型類。

拚圖

在這種方法中,學生以四人為一組,成為新材料的一個部分的專家,而課堂上的其他“專家小組”則負責新材料的其他部分。然後班級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名成員。然後,新團隊的成員輪流教授他們擅長的材料。

正式的合作學習小組

在正式的合作學習中,學生們在一個或多個課堂上一起工作,以完成一項聯合任務或任務(Johnson et al., 2014)。有幾個特性可以幫助這些小組更好地工作:

  • 教師確定活動的學習目標,並將學生分組。
  • 這些小組通常是異質的,特別注意成功完成任務所需的技能。
  • 在小組中,學生可能會被分配特定的角色,教師會傳達成功的標準和所需的社交技能類型。
  • 重要的是,導師在小組的工作中繼續發揮積極的作用,監督工作並評估小組和個人的表現。
  • 教師還鼓勵小組反思他們的互動,以確定未來小組工作的潛在改進。

這段視頻展示了明尼蘇達大學David Matthes課堂上正式合作學習小組的一個例子:

在這裏給出的一般描述下,還有許多更具體的小組工作類型,包括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問題式學習,過程導向的探究性學習

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在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小組是基於建構主義的原則,特別注意社會互動所能做出的貢獻。從本質上說,建構主義基於這樣一種觀點:個體通過構建自己的知識、將新的思想和經驗與現有的知識和經驗聯係起來,從而形成新的或增強的理解來進行學習(Bransford, et al., 1999)。對群體在這一過程中所扮演角色的考慮是基於社會相互依賴理論的,這一理論源於Kurt Koffka和Kurt Lewin的觀點,他們認為群體是動態的實體,可以在成員之間表現出不同的相互依賴,群體成員被激勵去實現共同的目標。Morton Deutsch將不同類型的相互依賴概念化,團隊成員的目標成就之間正相關,促進合作。

列夫·維果斯基通過研究認知過程和社會活動之間的關係擴展了這項工作,發展了社會文化發展理論。發展的社會文化理論認為,當學生在導師或同齡人的支持下解決超出他們當前發展水平的問題時,學習就發生了。因此,在積極的群體相互依賴的支持下,最近發展區的想法是合作學習的基礎(Davidson和Major, 2014;Johnson等人,2014)。

合作學習遵循這一理念,即小組合作學習或解決問題,每個人負責理解各個方麵。小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學生既能聽到自己的聲音,也能聽到同齡人的聲音,而在傳統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可能會花更多的時間聽老師講課。

合作學習使用目標相互依賴和資源相互依賴來確保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教師的角色由講學轉變為促進小組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在互動中學習的社會環境。

有證據表明它有效嗎?

大衛·約翰遜、羅傑·約翰遜和卡爾·史密斯對168項比較大學生合作學習、競爭學習和個人主義學習的研究進行了元分析(約翰遜等人,2006年)。他們發現,在這些研究中,合作學習比競爭學習和個人學習產生了更大的學術成就,表現出了平均加權影響的大小合作與競爭的比較結果為0.54,合作與個人學習的比較結果為0.51。本質上,這些結果表明,與非合作學習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大約一半的標準差,這種效果被認為是適度的。重要的是,每項研究都定義了學業成就的衡量標準,從較低水平的認知任務(如知識獲取和保留)到較高水平的認知活動(如創造性解決問題),從口頭任務到數學任務到程序性任務。這項薈萃分析還顯示出對其他指標的顯著影響,包括自尊和對學習的積極態度。George Kuh和同事也得出結論,合作小組學習促進學生的參與和學習成績(Kuh et al., 2007)。

施普林格,Stanne, and Donovan(1999)在他們對大學STEM課堂中的39項研究的元分析中證實了這些結果。他們發現,與沒有參加STEM小組學習的學生相比,參加各種類型的小組學習(從擴展的正式互動到簡短的非正式互動)的學生有更大的學術成就,表現出更有利的學習態度,並在STEM課程中有更強的堅持力。

下麵的方框總結了三項個人研究,考察了合作學習小組的效果。

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團隊有效地工作?

準備

明確你的小組合作目標,包括你希望學生達到的學術目標和你希望他們發展的社交技能。

確定有助於實現目標的團隊結構。

  • 在非正式的小組學習中,小組經常由班上近鄰組成。
  • 在正式的小組學習中,指導老師組成小組是有幫助的,在特定的技能或能力方麵與小組任務相關。例如,在學科的學術技能或與小組任務相關的其他技能(例如,設計能力、編程技能、寫作技能、組織技能)方麵,小組可能是異質的(Johnson et al, 2006)。
  • 一般推薦2-6人的小組,由三名成員組成的小組在一些解決問題的任務中表現最好(Johnson et al., 2006;海勒和霍拉博,1992年)。
  • 為了避免在小組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如由一個學生主導或避免衝突,可以為小組成員分配角色(如經理、懷疑論者、教育家、調解者),並定期輪換他們(Heller和Hollabaugh, 1992)。在功能良好的小組中,分配這些角色不是必要的,但對不熟悉或不擅長小組工作的學生來說可能是有用的。

選擇一種能夠促進團隊相互依賴和個人問責的評估方法。

  • 在基於團隊的學習中,兩種方法促進了積極的相互依賴和個人問責。首先,學生們參加個人準備度評估測試,然後立即以小組的形式再次參加相同的測試。他們的分數是這兩個分數的綜合。第二,學生們一起完成一個小組項目,並獲得該項目的小組分數。然而,他們也會在小組成員之間分配分數,允許學生評估成員的貢獻,從而為最終得分做出貢獻。
  • Heller和Hollabaugh(1992)描述了一種將小組問題解決融入課堂的方法。學生們經常以小組形式解決問題,提交單一的解決方案。此外,測試的結構是這樣的,25%的分數來自群體問題,隻有那些參加了群體解決問題會議的人可以參與群體測試問題。這種方法可以幫助防止“搭便車”問題,這可能會困擾團隊工作。
  • 新南威爾士大學描述了各種各樣的方法評估小組的工作,範圍包括共用組別職係、個別職係的平均職係、嚴格個別職係,以及以上各職係的綜合職係。他們還提出了評估團隊工作成果和過程的方法。同樣,在一個等級中有一部分源於個人貢獻有助於解決搭便車的問題。

幫助小組開始

解釋小組的任務,包括你對他們的學術成就和社會互動的目標。

解釋這項任務如何涉及到積極的相互依賴和個人責任,以及你將如何評估它們。

分配小組角色或給予小組提示,以幫助他們闡明有效的互動方式。新南威爾士大學提供了一套珍貴的工具幫助小組在第一次會議時建立良好的實踐。該網站也提供了一些練習建立群體動態;這些可能對將從事較大項目的團隊特別有價值。

監測組工作

定期觀察小組的互動和進展,或者是在小組工作中循環,或者是在過程中收集文件,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當你觀察到問題時,進行幹預,幫助學生完成任務,並有效地合作。新南威爾士大學提供施舍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促進有效的群體互動,比如發放幫助學生的講義聽反思或給建設性的反饋或幫助團體識別特定的問題他們可能會遇到。

評估和反思

除了對小組和個人的表現提供反饋之外(鏈接到上麵的準備部分),為小組提供一個結構來反思他們小組中哪些工作做得很好,哪些可以改進也是有用的。Graham Gibbs(1994)建議使用如下清單。

新南威爾士大學提供其他反射活動這可能有助於學生識別有效的小組實踐,並避免在未來的合作學習經驗中無效的實踐。

參考文獻

Bransford, j.d., Brown, a.l.,和Cocking, R.R.(編輯)(1999)。人們如何學習:大腦、思想、經驗和學校.華盛頓特區:國家科學院出版社。

布魯菲(1993)。合作學習:高等教育、相互依賴和知識的權威。馬裏蘭州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

卡布雷拉,A. F.,克裏斯曼,J. L.,伯納爾,E. M.,諾拉,A., Terenzini, P. T.,和帕斯卡雷拉,E. T.(2002)。合作學習對大學生發展與多元化的影響。大學生發展雜誌,43(1)、20 - 34。

Davidson, N., & Major, c.h.(2014)。跨越邊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和基於問題的學習。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學報,25(3和4),7-55。

迪斯,r.l.(1991)。合作學習在大學補習中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作用。數學教育研究雜誌,22(5), 409 - 21所示。

戈克雷,a.a.(1995)。合作學習增強批判性思維。科技教育雜誌,7(1)。

Heller, P.和Hollabaugh, M.(1992)通過合作分組解決教學問題。第2部分:設計問題和組織群體。美國物理雜誌60,637-644。

Johnson, d.w., Johnson, r.t.,和Smith, K.A.(2006)。主動學習:大學課堂上的合作(3)理查德·道金斯版)。埃迪娜,MN:交互。

Johnson, d.w., Johnson, r.t.,和Holubec, E.J.(2008)。8 .課堂上的合作th版)。埃迪娜,MN:交互。

Johnson, d.w., Johnson, r.t.,和Smith, K.A.(2014)。合作學習:基於實證理論的實踐改進大學教學。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學報25,85-118。

Jones, D. J., & Brickner, D.(1996)。合作學習在大學生基礎力學課程中的實施。美國工程教育學會年會論文集。

Kuh, g.d., Kinzie, J., Buckley, J., Bridges, B.和Hayek, J.C.(2007)。拚湊學生成功之謎:研究、命題和建議(ASHE高等教育報告,第32期)。加州舊金山:喬西-拜斯。

Love, A. G., Dietrich, A., Fitzgerald, J., & Gordon, D.(2014)。整合課堂內外的協作學習。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學報,25(3和4),177 - 196。

史密斯,m.e.,欣克利,c.c.,和沃爾克,g.l.(1991)。在本科實驗室中的合作學習。化學教育雜誌(5), 413 - 415。

施普林格,L., stananne, m.e., & Donovan, s.s.(1999)。小組學習對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專業本科生的影響:薈萃分析。教育研究評論,96(1) 21-51。

Uribe, D., Klein, J. D., & Sullivan, H.(2003)。計算機介導的協作學習對解決不明確問題的影響。教育技術研究與發展,51(1) 5-19。

維果斯基(1962)。思想和語言。馬薩諸塞州劍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

L.維果斯基(1978)。在社會思想。馬薩諸塞州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


Creative Commons許可
本教學指南是根據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4.0國際許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