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用(或不用)技術進行深思熟慮的教學

本文最初發表於CFT的2000年秋季通訊,教學論壇

由約翰·Rakestraw

當我第一次進入大學課堂擔任教師時,我帶著豐富的課堂經驗。我做了很多年的學生,在這期間,我觀察到許多不同的老師做了許多不同的事情,以促進(有時是阻礙)學生的學習。作為一名初入教師,我並沒有非常仔細地考慮過所有這些經曆,但我早年作為一名教師所做的許多事情都借鑒了我作為學生的經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我第一天上課時,當我走近一塊黑板來說明一個觀點時,我身後有許多多年來以各種方式使用黑板的老師。他們中的一些人定期把學生帶到董事會。另一些人則把它保留下來,在上麵寫下演講的要點。還有一些人在課堂討論時用它來收集並整理學生的意見。當我第一天走進教室上課時,我並沒有有意識地想到所有那些使用黑板的老師,但他們的使用仍然使我把黑板作為一種教學工具。當我專注於教學內容的時候,我也學會了教學的媒介。

黑板上的例子還可以說明另一點。有些技術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根深蒂固,以至於我們不願意把它們看作是我們選擇在教學中使用的技術。這是因為我們發現很難想象沒有他們的教學。它們的使用是如此普遍,以至於它們被認為是教學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在教學中使用技術。

然而,有幾件事我沒有看到我的老師做,但今天的許多學生看到了。我沒有看到任何一位老師打開個人電腦向學生展示可能提供有用信息的網站。我也沒見過哪個講師用PowerPoint幻燈片來增強演講效果。我也沒有看到老師設立電子公告板討論區。

簡而言之,當我開始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使用這些新技術時,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缺乏模型的情況下工作的。因此,很自然地,我不僅要根據舊技術的使用來模仿我對新技術的使用,而且還要從學院以外的用途中尋找一些模型。我放在萬維網上的第一份教學大綱,大部分是我分發多年的紙質課程教學大綱的電子版。我為一個班級主持的第一個在線討論論壇是一個相當笨拙的嚐試,它試圖在網上重現我在課堂上麵對麵交流時促進的那種自由流動的討論,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現在意識到,它之所以笨拙,部分原因是我沒有仔細考慮強烈的課堂討論背後的許多不同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包括學生在黑板上評論的記錄和結構。它還可能包括一些微妙的東西,比如向即將加入討論的學生投去鼓勵的一瞥。

我沒有仔細思考一個好的課堂討論的基礎是什麼,鑒於許多這些新技術被不加批判地用於其他領域的事實,這尤其成問題。因此,例如,許多教授在課堂上使用的在線論壇也被學生和其他人在學院之外以明顯不嚴謹的方式使用。

所有這些都讓我想到了當前關於在教育中有效使用新技術的討論中一個更有趣的特點。當我們思考和談論如何在教學中使用這些新技術時,我們通常很快就進入到思考和談論如何教學的階段。在我看來,無論我們是否決定使用一種特定的技術,這些思考和討論都是重要的。我相信,我們不僅應該為了教學而使用技術,而不是為了技術而使用技術,而且我們對教學中技術的討論是最有價值的,最後,當它們引導我們對教學有新的見解時。

這些新技術——以及其他有待開發的技術——將把我們的教學帶向何方?未來的學習邂逅與今天的課堂有何不同?沒有人知道。然而,我建議,在評估這些新技術的全麵有效性及其對教學的影響時,要謹慎,僅僅基於我們今天使用它們的方式。想象一下,根據T型車在20世紀初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來評估汽車對20世紀末文化的影響。我認為,最好是繼續探索和使用這些新技術,仔細考慮它們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進良好的教與學。

Baidu
map